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Disclaimer: 以下涉及评价的片段均为个人言论,并不代表突破机构的立场。
一年又过去了,本着总结的目的,本人按惯例来讲讲今年的体会。其实多的东西不说,就五个字:开始上道了。这篇长也不长短也不短的文章的每章标题开始都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但其中的辛酸苦辣只能说只有我自己或者一样经历过 struggle 的人才能理解吧。无论如何,祝贺自己博士二年级也算是小有成就的结束了。If you cannot relate, just close your browser window and have a good day.
Sect. 0 Look into Problems First, not Concrete Technical Plan
这点本人为啥放到最前面来说是因为… 这玩意奠定了所有 research-oriented 工作的最最基础,任何方案都是由一个具体的问题所导向的。更具体一点的说法是下面这样:
读博之前以为读博苦在搬砖,干不完的活,读博之后发现远不是这样。当你有了明确的方案,知道这个做出来大概会是什么样的,做出来可以发什么样的 paper,剩下的实现的工作其实就是时间问题,做的踏实又放心,每天解决一个个小问题,或者优化一点点,天天都有成就感,看着 paper 在一点点逼近,哪里苦了?然而问题就是对于绝大多数 PhD 来说,这种时候是少数,大部分时间都在构思 idea,绞尽脑汁推公式,设计算法,读文献,然后就是试错,尝试哪条路是通的,关键在于极少有人告诉你你现在这条路对不对。读博早晚是要跳出自己导师的知识范围的,如果一直在其内打转,我也不认为这是合格的博士的表现。这也就意味着,一旦你的研究深入了,真的就没人来指导你了。每天都在河边对着自己的倒影练剑,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我觉得这才是读博真的苦的地方:注定孤独地探索前进的路,并且你必须适应没人陪你一起的这个现实。作者:高飞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645327/answer/192638959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时候就会有人问了:那你怎么是自己得出来的,没有人教你吗,导师是做什么的?那对此本人的回答是:您现在知道为什么我把每章标题都叫“正确的废话”了么?
进一步地,本人还要说,可能对于直博生而言,读博是需要一个“顿悟”的过程,当然直博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总之对于如何读博这个问题,本人是直到博二下学期才真正领悟到了:确定一个科研问题比起具体的解决路径重要的多。得益于本科的编程训练,本人 coding 能力… 自评还算可以(戴头盔:你杠就是你对),结果博一陷入了“看见新技术出来总想用用”的误区,加之博导永远是对具体问题的兴趣大过技术细节… 在加之太年轻表达能力不足,于是博一少不了被挨批评的份了。
Sect. 1 Work Smart, but not Work Hard
紧接着上面的点。在没有确定大方向之前,盲目堆时间上去实在是非常不可取的。这就好像在迷宫里面瞎冲,运气好点可能离出口近一点,但大多数运气不好的时候直接会撞到墙,而且很痛。
与这个紧密相关的就是,时间管理能力。你自己的研究该往哪里用力?导师有没有派杂活或者同学有没有扔其他小事(这个事情不会在这篇文章范围内讨论)?你的精力很重要。每天就那么几个小时,不值得往不主要的事情上去花心思。
在读博研究期间,你的时间看似自由,没有强制的工作时间,似乎每天可以当作假期。但这并不是件好事,因为绝大部分情况,你除了在工作时间工作,还要熬夜工作,而且你的假期也会是你的工作时间。因为你的活就只能是你自己的活,你放那里,早晚还得自己做。这种没有明确界线的工作和生活时间是非常难以平衡的,恶化后就是严重的生活不规律。所以,在非常痛苦的熬了若干个星期夜之后,我 大 致 有了自己的平衡日常。
在这堆我也不知道是写了啥的个人体会上,我还得加一句:懂的都懂,不懂的,当无比正确的废话看即可。
Sect. 2 Do NOT be a victim of mental internal friction
读博前本人甚至没有听过“内耗”这个词,或者说听过,但是觉得这个词离自己十万八千里远。但本人着实是小看了读博带来的压力。
一开始是入睡困难,渐渐的开始整晚的睡不着觉。为什么?最大的压力来自于自身发展不及预期,导致自信心滑坡,对自己的情绪以及环境的掌控力变差,造成持续的低迷及自我怀疑。更具体的,导师提供不了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还时不时地打击以及不断施加没有任何方向性的压力。杂七杂八被导师贯以“和博士课题有关”的横纵项目。课题所谓跨学科性太强,工作量太大,课题组内没有任何研究基础。
组里面有上班经验的同学说,互联网公司的 996 都没有读博压力大。当然,很多博士在实验室投入的时间,不一定比 996 少。因为读博需要用几年的时间和心血换一个学位,一旦退出,成本很高。而在互联网公司,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换个公司的成本和退学的成本比,自然是小多了。
所以,如果不看开一点,对于精神内耗严重的人来说,期望难以达成的话很容易打击到自己,从而影响到日常的工作和进展,而这又会进一步地让自己和目标离得越来越远,这对于以科研为主业的博士来说是极其致命的。
我在… 大概博二上学期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然后每天下到科大的海边运动场每天雷打不动跑个半小时。锻炼身体事小,让自己不发疯事大。毕竟,读博也不是光顾着学,玩也很重要。
Sect. 3 Try to Maintain WLB
说完不陷入精神内耗,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即是,尽可能的让自己的生活和科研存在一个 “hard” separation,即使这很难。无论如何忙,无论多么紧迫,一定要有一个硬边界让自己得到休息(亦即,work-life-balance)。
由于科研不确定性的存在,读博最痛苦的是几乎没有所谓的下班时间,只要醒着,不论干什么,永远心里有块石头压着一样。出了实验室,身体很多时候像是壳子,和家人朋友保持正常的社交交谈。只有回到夜晚的实验室和自己家,灵魂才从紧缩状态出来冒出头,一句话也不想说。
我在大概博士二年级下学期逐步养成了一个星期至少至少休息半天的习惯。然后继续探索香港和深圳这两座城市,拍了不少照片(请参照 https://blog.peterkam.top/article/gallery.html 查看相片)。
比起窝在学校里,我更喜欢出去外面“开地图”,看着地图一点点被红色填满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步通过和当地居民打交道的方式熟悉城市:随机到一个港铁站-下车-挑选幸运路人开口就问附近有咩好玩/有咩好食,然后根据本地人的推荐观察褪去国际金融中心样子的香港。
另一个方面是,我重新捡起了我的小提琴。尽管还是在锯木头阶段,但是它充当了我生活调剂之一。
就连这篇周年纪念文也不是一天写成的,我大概在六月份哦,居然是五月开始断断续续的往里面加东西,才有了现在的篇幅。
Sect. 4 Freestyle Opinion
想了很多,还是把主观评价的部分放在后面。
首先我觉得应该谈谈:什么叫「博导(research advisor)」?怎么「指导」博士生科研?
我明白这种问题的回答严重依赖于(largely depend on)导师的个人风格。从本人在本科和博士阶段接受到的「指导」侧重点即可看出。我本科的导师注重技术本身(但好像本科生的要求和对博士生的要求也不一样),而博士的导师更加注重应用问题。
本科的导师在技术上的指导非常充足,本人的编程(coding)能力算是在这个阶段培养起来的。然而成也 coding,败也 coding。这样的培养方式让我大部头专注于只需要完成技术上的编程,至于研究问题和写作我完全没有投入太多的时间,而这对于独立研究是极为重要的。
于是这直接导致了我初入 PhD 遭遇了完全的不适应。在博导严重我的所有技术创新变成了「在解决细节问题」,加上本人一开始并不是一个嘴巴灵光的人(一被反驳就会紧张到说不出话),于是乎只有被挨批评的份。
但最主要的问题是:没 有 人 告诉我这一点。
于是乎整个一年级我在反复受挫和丢脸中度过,一直到 Sect. 0 中提到我「悟」出这个点。(行吧行吧你可以说我内向不善于交流.jpg)
于是在这之后我才发现,独立科研有点像谈判的样子,每次和导师的交流变成了「打牌」或者「掰手腕」的过程。说是打牌是因为我预先预判在这之前他可能会问某些问题然后收集对自己有利的牌;说是掰手腕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尽全力去质疑和批判,我尽全力反驳和论证。虽然起初几次还是被驳倒,但,逐渐的我发现,虽然现在还是站在下风,但是竟然慢慢的可以和他打平了。最重要的是,依托本科的编程基础,我自己知道朝哪个方向开始设计实验了。
虽然我知道编程和写作缺一不可,但是,或许吧,本科应该先重视基础能力(亦即用代码实现一个想法),然后博士才开始「想一个问题」画大饼(?)。
总之这是体会之一了:读博是真的要亲自去想,深层次的,多方面的去想一个或者一系列的问题。为何博士的通用全称是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学科名称],我算是搞懂了。因为学科技术本身只是基础能力,重要的是想法和「方法论」。
接着来谈谈直博和读了硕士之后再读博。
很久之前在知乎上面看过下面的「读博决策树(decision tree)」:
看到这张图的时候是在本科,当时对读博一无所知。但现在身在其中,以及开始亲自带本科生,以及见过同组退学的例子之后才明白其中的负担有多重。
我们回到博士的通用全称上,以计算机为例。Doctor of Philosophy in Computer Science. 如果连 computer science 都整不明白,亦即没有用代码实现自己想法的能力,那么追求到「philosophy」这一档次是更为痛苦的——提出问题需要实验验证,实验做的慢会反过来拖慢这个研究的进度,更何况大多数的实验大概率是失败的。
所以应该说我比较不幸,看到了一个直博的机会没想那么多就上了这条船,其实应该经历一些科研训练才上船会更加过渡轻松一点。反过来,我又比较幸运,还好编程的能力在本科阶段得到了确实的锻炼,在搞明白主要问题之后,可以开始自己折腾一些东西了。
所以结合上面的例子,我想读者自己对于要不要读博,要不要先读一个硕士会有自己的判断了。
尽管前路漫漫,但这一年的经历,算是在充满荆棘的路上射进来的一道光。我由衷的感谢自己没有放弃,也由衷的对自己说一声:
辛苦了。
Fin.
2024.07.27
- Author:Peter Kam
- URL:https://blog.petergam.top//article/year-two-in-ust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